主持人杨萌:在A股市场中,有关“退市难”的讨论一直持续。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不论监管层的动作,还是政策的推出,都传递出了监管层对退市制度改革的坚定态度和决心。
在A股市场中,有关“退市难”的讨论一直持续存在。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一个月内两次表态要探索创新多种形式的退市渠道,还是上交所时隔14年再次于同一天对4家上市公司做出实施终止上市的决定,都透露出监管层对退市制度改革的坚定态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证券行业研究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一直以来,造成A股上市公司退市不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量化标准仍不够严厉,财务指标易操控;二是非量化标准描述笼统,容易执行不到位;三是中小投资者赔偿和退出渠道不完善。
事实上,针对上述痛点,监管层已分别在2012年、2014年和2018年进行了明显的制度改革。尤其是在2018年的退市制度改革中加大了对强制退市的执行力度、强化了主体责任,以及新增了对危害国家安全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退市类型。
上述研究员认为,2019年作为A股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一年,以注册制发行科创板和有效落实新退市制度为代表的基础制度改革开始落地。预计在升级版的退市制度改革影响下,2019年退市制度将在适用范围、执行力度、退出渠道搭建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得知,今年以来截止到6月4日,A股市场有4家上市公司实施退市,9家上市公司被暂停上市,72家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即戴帽“ST”)。
“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才能保持资本市场的进一步长久健康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卞永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无疑是资本市场的改革大年,尤其是在退市制度改革方面,预计在更严格的退市条件以及更便利的退市环境下,会有更多的劣质企业出清。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完善退市制度”屡次被监管层强调。
谈及未来在完善退市制度改革方面还有哪些期待时,卞永祖认为,一方面要继续扩大退市公司的范围,制定更加细致的退市标准,另一方面,也要制定更加严格、透明、简便的退市流程,让进入退市流程的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退市,以此减少炒作的空间。同时,也还要制定更加严格的保护投资者机制,树立更健康的投资文化。本报记者 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