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势头强劲、成绩斐然,正在向纵深化、高端化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健康发展,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解决改革发展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仅靠单一学科、单一组织的智慧是不够的,必须发扬团队精神,整合优质资源、聚合精干力量,针对重大问题进行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当前,我国区域性、行业性、专题性、国际性智库联盟不断涌现,关键是要建立专题策划、任务分解、资源整合、成果使用、绩效评估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使协同创新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持续推进。当然,强调合作并非不要竞争,可从国家层面建立新型智库的公平竞争机制。比如,设立国家级的智库成果报送平台,向各类有资质的智库开放,其产出的成果通过这个平台随时上报上传,并由有关部门筛选后分送相关决策部门或上报领导参考;领导批示、部门采用情况等信息,也可通过此平台及时反馈。同时,在智库研究信息资料提供、资金(基金)扶持、智库成果的政府采购等方面,也可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公平竞争机制。此外,为了规范竞争、确保智库市场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应研究制定智库行业标准,建立智库市场准入机制、监督检查机制、考核评级机制、第三方评价机制、奖励淘汰机制等。
综合与特色的关系。智库的存在价值,主要是弥补政府在研究视野、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不足。政府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通常放在处理当前问题上,而对中长期、宏观层面的问题关注不够,而后者恰好是智库的强项。开展中长期问题、宏观问题研究,需要具备长期积累的、专业化的研究基础和能力,否则就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所以,专业化的学术研究是智库研究的基础与前提。也就是说,没有一定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人,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智库工作者;同样,没有专业研究特色和优势的团队,也无法打造高水平的智库。精准定位、彰显特色,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强调特色、专业并不意味着学科的单一化、人员的单一化,同时要强调跨学科、多元化。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的研究人员大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包括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导弹技术专家等;另一部分包括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两部分专家共同研究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问题。因此,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在人员构成上尽量多学科化、身份来源上尽量多样化。
国内与国际的关系。现代智库起源于西方,无论数量、影响力还是已有话语体系,西方智库均占先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智库工作者应增强忧患意识、赶超意识,同时力戒迷信西方、盲目模仿西方甚至依赖西方,必须走自己的路。比如,国家建设的新型智库必须“姓中”,以国家利益为核心;资金来源不能过于强调依靠市场,不能使用有复杂国外背景的基金,避免被对方利用,成为特定政治派别或利益集团的代理人、“传声筒”。在强调中国特色的同时,应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借鉴西方智库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应秉持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有条件的智库可聘用国外研究人员、购买国外智库研究成果。像国外一些研究基金一样,我们的智库可面向国外发布研究课题,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在中外智库交流互鉴中促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