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A股市场出现较大的跌幅。当天的跌幅,我倒是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因为7月26日虽然收出中阳线,上证50指数几个交易日前就已经突破了前期的高点。中证500指数则在当天突破前期的高点。但一个事实不能忽视,就是成交量比较小,是缩量上涨。
短期股市的涨跌,是基本上不可能准确预测的,这是股市的基本常识之一。有人说,今天股市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昨天高层会议确定要抵制资产泡沫。但问题是这个新闻昨天晚上就公之于众了,但今天上午并没有出现跳水行情,反而一度是红盘。当然,也许是市场反应慢了1小时吧。这种事是比较常见的。彼得林奇在其著作中(资本市场史的了解,可以节省很多很多的学费,甚至能提前一个牛市或一个熊市学到本应几年后学到的不少知识)提到,对美国1970年代股市产生重大利空,导致暴跌行情的中东国家对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在消息公布后,美国股市并没有做出理所应当的反应,当天美国股市还有所上涨。
另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就是银监会发布的一个《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取的一系列旨在降杠杆,降低中国金融风险的措施。其中对中国股市的利空(起码是字面上的利空)有:
“对银行理财业务分类管理,分为基础类理财业务和综合类理财业务;禁止发行分级产品;银行理财业务进行限制性投资,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信贷资产及其受(收)益权,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外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权,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
显然,股市中的部分资金就是通过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由客户认购,并流入股市的。这在短期来看,自然是个利空,这是需要注意的,千万不能忽略这个事实,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那么,是不是今年中国股市就没什么钱途了?
股市的未来,是一种概率,而不应该是一种斩钉载铁的一种预测。最近和以前的一位同事聊天,他听我讲讲,就很准确地推断说,我是一个多头,是长期的多头思维。确实是这样,除了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外,我好象一直对股市抱有上涨的幻想。我也曾经通过融资融券做空过一些股票,但卖空市值只有5000元,就感觉很不习惯。我的投资收益,恐怕99%来自于做多,虽然我早就不是一个纯粹的价值投资者,投机交易折腾得不亦乐乎。所以我以下的分析,难免有倾向性,与事实也很有可能有较大的偏差,这是需要注意的,与其关注结论,不过多看看依据而忘记结论。
个人感觉下半年的股市面临难得的投资机会,上涨到4000点左右一点也不奇论。主要依据:
1、5178点以来的最大跌幅达49%的下跌,需要一次象样的修正。股灾发生了3次,最大跌幅49%,风险释放是不足,还是比较充分?最近两三个月,本来有条件搞股灾4.0,比如英国意外的脱欧,比如本来市场寄予比较大希望的加入MSCI指数结果落空,再比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2010年以来的新低,还有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讲话。这些利空市场要么没有反应,要么就一两天的下跌行情。
2、据公开报道,证监会对IPO严加审核,只要是虚假陈述,一概终止。这我理解为市场的长期利好。
3、据公开报道,证监会对定向增发做出种种限制。有个上市公司的定增规模,直接从11亿降低到不到4亿的规模。最近几年,股市中各类忽悠式重组、定增、停牌,复牌后涨停(哪怕只是改个名字),不少人从中赚得不菲的利润,但这个利润不是从火星上来的,而是由散户或其他机构投资人买单的。证监会政策其实有利于股市的投资环境。
4、证监会对部分恶意炒作进行窗口指导。我参加的一些群,有人破口大骂,真是令人费解。这难道不是改善中国股市投资环境的必要举措吗?
5、不论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征求意见稿最终形成的规范性文件是如何规定的,都不可避免降低了银行的经营风险,降低了中国的金融风险,这是好事。另外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可避免会下降,这对股市是利空吗?我认为是长期的利好。西方国家的无风险利率,就是国债利率,但中国的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虽然收益率明显比国债利率高,却也基本可以认为是无风险收益率,这极大地约束了股市的估值水平。类风险利率的下降,这怎么就不是股市的长期利好呢?
但是实事求是地讲,今年股市只有五个多月的交易时间了,即使有上涨的趋势,上涨的理由,是否就能在这几个月内涨到3500点,或3800点,或更高的位置,这是无法预测的。我只能说我很乐观。
今年以来,总体收益还可以,本次下跌前,年内已经有8%的收益率了。而且因为做股指期货的短线交易,27日平仓,一度踏空近100点,大跌后,反而做成了约150点的短差。应该还有近7%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