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霾?自2013年始已投入资金超千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12-21 10:46:09

网络段子也成了雾霾天的“标配”。例如:北京PM2.5值264,石家庄PM2.5值771,北京停课5天,石家庄照常上课。北京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石家庄的孩子是祖国的绿萝。

这暗讽了某些启动了红色预警且爆表的城市,在应急措施上执行不力。石家庄市区小学及幼儿园到12月21日才临时停课一天;邯郸市主城区部分区域小学、幼儿园12月21日也才停课一天,其他地区自行决定。

一些直接影响到民众日常生活的应急措施引发了另外的争议。12月16日0时起,太原市启动红色预警。该市清徐县管道煤气气源厂山西美锦煤焦化有限公司实施限产措施,因此该公司从12月16日起限制焦炉生产,煤气无法产出,停止向太原市和县城供应煤气,不能满足县城居民生活的用气需求,12月17日晚11时30分才恢复向县城正常供气。

据记者了解,山西美锦煤焦化有限公司隶属于美锦能源,今年未于10月底前按期完成提标改造任务。针对废气污染物连续超标排放等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太原市环保局责成清徐县环保部门,对该公司及其他3家焦化企业处以720万元的罚款,数额创该市新纪录。

预警标准尚未统一

在11月初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哈尔滨、大庆等地曾出现过PM2.5小时浓度值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当时,环保部通报,两地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能力不足、响应级别偏低。

而此次,山西临汾自12月9日起启动红色预警,15日至21日维持,红色预警时间长达13天;石家庄、邯郸、衡水、郑州等地在12月16日就启动了红色预警;焦作、新乡等地12月17日启动红色预警。

但这些地方,都在12月19日出现了“爆表”。其中,已实行“利剑斩污”行动30多天的石家庄市,“爆表”超10个小时,下午世纪公园监测站点的PM2.5和PM10实时数据曾双双破千;邯郸市“爆表”超20个小时,四个监测站点中有两个曾出现PM10实时数据破千。

一个原因是红色预警的应急措施落实不到位。以河南省为例,在河南多个城市雾霾持续“爆表”的背景下,河南一些企业仍顶风作案,“逆势排污”。据新华社报道,河南省政法委书记、副省长许甘露指出,2998家应该停产的企业用电量与停产前变化不大,900家要限产的企业用电变化量也不大,说明管控出现了问题,该停产的没停产,该限产的没限产。

环保部督查还发现,河南安阳与河北邯郸交界处,属于邯郸磁县管辖的“岗子飞地”存在2家炼铁厂、1家灰厂、1家石子厂、1家油毡厂,均无任何污染治理设施,现场检查发现,这些违法企业仍在生产。

各地启动红色预警的标准也不一样。北京、天津、河北、河南规定,红色预警启动门槛为预测AQI大于200将持续4天及以上,且日均值大于300将持续2天及以上时;或预测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达到500及以上,且将持续1天及以上时。

而预测日均值大于300将持续2天在山西、山东、吉林、陕西还不能启动橙色预警。山东、山西、陕西只有发生1天以上AQI≥500才启动红色预警。吉林则是预测AQI达到500及以上,且持续3天及以上时,才启动红色预警。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外,日常的环保工作也不能懈怠。国研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员许召元表示,地方政府应利用大气污染防治的硬约束,从年初就开始,在监管执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布局。

比如信息公开近几年取得了比较实际的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推动这方面的进展,发挥好社会公众的监督和信息提供的作用。有些地方连数据真实性都难以保证,决策就没有好的基础。“群众对周边环境信息的提供和获得渠道很透明,对治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许召元说。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