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回应“中国总税率达68%”:意义不大
新华社| 2017-01-17 10:01:10

世行总税率“意义不大” 比较税负关键看“宏观税负”

不久前,世界银行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关于全球企业税负情况报告称,2016年所有国家(地区)平均总税率为40.6%,而中国总税率为68%,位列世界第12。

世行68%的总税率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据该报告数据采集人之一、普华永道中国税收政策服务合伙人梅杞成介绍,指数所依据的并非各经济体的宏观数据,而是由世行工作组提供一个模拟的从事传统人工密集制造业的中型企业,根据各经济体的税种税率推算出企业总税负(不包括个人负担税负)。

此外,世行的总税率分子由企业税、劳动力税费、其他税费三部分组成,不包括流转税。其中企业税在中国指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因美国没有土地增值税,主要指企业所得税。劳动力税费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等社会保障费用。而其他税费仅指房产税等一些小税种。

“由于各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成本结构、发展阶段、税收制度倾向(例如侧重企业税还是个人税)等因素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所得出的指数和排名只能反映各经济体税负的某一方面,未必代表各经济体的全面情况。”梅杞成称。

“世行测算的总税率属于微观税负分析,其指标范围和数据的选取与通行算法差异较大,用这一指标作国与国之间横向税负比较意义不大。”楼继伟说。

“比较税负,关键看宏观税负,即总收入与名义GDP的比值。”楼继伟说,如果不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14、2015年我国宏观税负均为29%左右,如果计入国有土地出让净收益,宏观税负分别为30.2%和29.8%。“从国际比较来看,无论哪个口径,我国宏观税负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营改增减税规模超预期 多原因导致个别税负增

作为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的营改增试点政策设计者,楼继伟透露,当初预估综合所有减税因素的减税规模为5000亿元,如今官方数据显示减税力度超过5000亿元,超出预期。

分析减税原理,他指出,尽管增值税17%的最高税率没动,但改革使得可抵扣项增加,税基变小,实际上就是降税。再加上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减税力度更大。“因此2016年减税超5000亿元是实实在在的,比当初预估的减税规模还大。”

楼继伟认为,相比营业税,增值税没有重复计税,更显公平,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和各行业平衡发展,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提高专业化效率。

而对于部分企业税负“不降反增”,楼继伟认为原因很多,例如营改增后上游企业提供的可抵扣项不足,抵扣链条建立起来,漏税空间减少等,其他方面如制度性交易成本高也是一大困扰难题。“中央正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大力降税清费并深化改革,这方面成效显著,同时也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增强公众纳税意识 预算公开透明是关键

有关税负话题的争议背后,如何增强公众纳税意识问题备受关注。

“纳税意识不足的背后,与预决算公开不够、百姓心里不踏实有关。”楼继伟说,“预决算公开后知道钱是怎么花的,花的对不对,百姓自然愿意纳税。预算改革首要就是公开透明,公开是一般,不公开是例外,各级都应如此。”

他补充道,除了加大公开力度,相关部门还要着力做到预算公开后至少让专家能看得懂、能够提出质询,只有监督好政府花钱才能增强纳税意识,继而提升自觉缴税的社会风气。  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凸显,楼继伟认为,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财政收入弹性上不去,政府勒紧腰带过“紧日子”、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花钱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且大有可为。记者韩洁、刘红霞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