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商品过度包装:伪高档、造噱头、霸黑榜
新华社| 2017-06-02 10:05:28

广州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张先生举例说,西部某省份一个酒厂生产的一瓶红酒卖到三千元,价格与欧洲一级酒庄的普通年份酒相当。"凭什么呢?就是在过度包装和明星代言的软包装上,不断加码抬价。"

北京茶叶市场业内人说,很多包装是"架子大、肉少",全部茶罐打开,茶叶撒在盒子里还铺不满。"而且满街都是'大师造',巨资投进电视广告,茶罐造价越来越贵,都做成'土豪'喝的茶了。"

对于过度包装问题,目前面临监管和界定难。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规定,只要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占售价比例3项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就属于过度包装。不过,这项国家标准并未对包装的材质和是否可回收利用提出明确要求,也没有详细规定处罚标准,商品范围也有限。据了解,目前仅上海、广州等极少数城市出台了带有处罚规定的地方文件。

东部地区一位基层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列举了一些执行中的难题:造型怪异的酒瓶"耳朵"算不算体积?如果商家以"现买现装"、加"赠品"、外包装自选等方式销售,那么,如何计算包装层数呢?

上海市质监部门表示,上海市面上销售的九成商品在外地生产,涉及过度包装的产品来自外地,质监部门就仅能对销售方进行处罚,对生产厂家并没有管辖权限,也难以从源头进行治理。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包装工程系主任张钦发说,目前,消费者、生产厂家乃至监管部门,对于过度包装的危害认识还很不够,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出台的政府规章缺乏执行力。

从制度设计上向过度包装"宣战"

专家指出,遏制过度包装,需要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观。在茶叶、保健品、酒类这种商品定价不够透明、送礼需求较大的细分市场里,发挥标杆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认为,国内许多厂商陷入"重视包装材质、忽略包装设计"的误区。广州葡萄酒代理商张先生举例说,国外有些知名酒庄会找不同的画家去画酒标,这种艺术化的设计,本身并没有在材料上造成浪费,也不会有环保的负担。

上海市商业流通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认为,应在现行偏重技术性标准的国标的基础上,加入更加容易操作和执行的过度包装判定条款。从设计、生产、流通、运输、销售到最终的回收环节都加入一定的限制性条款,对过度包装进行全环节的监管,同时也提升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的执法效能。

不少地方和企业正在积极探索绿色消费方式,从生产、运输到回收的全环节主动减少包装量级,采用新型环保包装,减少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上海、广州先后针对过度包装出台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从制度设计上向过度包装"宣战"。

《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若干规定》2013年出台以来,上海质监部门已经查处了589批次商品存在的过度包装问题,立案4家次,商品包装抽样合格率从2009年的59.1%逐步提高到2016年的91.3%,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上海质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超市、卖场中销售过度包装产品,将会对销售方进行处罚。对上海生产的过度包装产品,质监部门将对源头进行追踪。如涉及过度包装的产品来自外地,则将通报当地质监部门。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周蕊、陈寂、高健钧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