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频现抄袭引热议 受害者已忍无可忍
人民日报 | 2017-09-28 10:54:56

“写作神器”来了

“洗稿”也罢、“融梗”也罢,在高科技面前统统相形见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的作者已经借助科技手段,使用写作软件自动生成小说了。而由此带来的问题已不是抄袭所能涵盖的了。

数月前,晋江文学网接到网友举报,与晋江网签约的一位知名网络小说作者涉嫌抄袭。经晋江网调查,认定该作者大量使用了写作软件的素材,许多内容来自知名作家作品的片段。这是晋江网第一次发现签约作者使用写作软件。黄艳明说:“这个作者是我们一直非常欣赏的,这件事也令我们大吃一惊,很受打击。他抄得太多,已经达到了杀ID的标准,只能封掉他的ID。”

其实,使用自动写作软件在网文界已是公开的秘密。早在2015年就有读者爆料,网络小说《寒门崛起》是使用小说写作软件拼凑出来的,涉嫌抄袭的主要是背景知识、外貌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其中雪景描写部分就涉嫌抄袭了鲁迅的《故乡》和弱颜的《重生小地主》。

2016年,电视剧《锦绣未央》热播,一些网友发现其原著小说涉嫌抄袭,据新浪微博“言情小说抄袭举报处”所整理的数据,《锦绣未央》涉嫌抄袭的书目达219部,数量之多,使人怀疑作者是使用了写作软件。

目前,在淘宝网上搜索“写作神器”和“自动写作软件”能找到数百种,据卖家自述,这些软件可以根据需要自动生成文章,有的“自动写作软件”号称每天可以写出8000至10000字。据软件业内人士介绍,大部分写作软件由素材库和自动写作系统构成,其中素材库基本是各类网络小说以及传统作家作品的描写类片段,而自动写作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人名、地名、招式、武功、服饰、爱好、特长、误会、巧合乃至情节结构、完整梗概等创作素材,有的高级写作软件会把多个来源的描写融合在一起。作者只需要写出情节的大致脉络,其余具体的描写都可以交给软件自动完成。由于来源驳杂,如果作者使用了其中的素材,很有可能造成抄袭而不自知。

“我觉得,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抄袭,写作软件对网络文学的冲击更大。”黄艳明说,“如果大家都认为用软件写作不算什么,那么未来的局面就很难看了。大家比的就不再是创作能力了,而是软件的智能程度。将来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文章,软件就自动写一篇,那么就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写作软件写出来的作品是否具有著作权?如何定义抄袭?”

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前不久,著名作家韩少功给30多名文学研究生两首诗,其中一首是宋代诗人秦观的作品,而另一首是机器人模仿秦观创作的,结果没有人能识别出来。

欧阳友权认为,自动写作软件还只是刚刚起步,对文学创作的终极效果尚不明朗。“在我看来,在讲故事(如小说、剧本)、古典诗词、朦胧诗写作领域,自动写作软件大有可为,从总体上看,尽管文学创作不是作家的特权,但作家仍占据文学创作的绝对优势,写作软件暂时代替不了文学的人脑。”

打一场反抄袭的“人民战争”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国内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作品总量1454.8万种,当年新增作品即达175万部。要想在如此之多的作品中发现抄袭,无异于大海捞针。实际上,目前发现的抄袭线索主要来自于读者。读者是监督网络文学抄袭最强大的力量。

欧阳友权说,网络读者众多,亿万读者的“火眼金睛”会让抄袭作品无处遁身,网络的交互性也容易把抄袭的情节、细节、故事框架乃至语言表达方式等等暴露在“阳光”之下。

现在一些热心网友通过网络组织起来,自发地比对雷同网文,揭发抄袭。“反抄袭吧”“言情小说抄袭举报处”“原耽抄袭侵权举报地”“网文抄袭排行榜”“今天挂抄袭了吗”等都吸引了大量读者。读者的监督、舆论以及商业力量的介入,都给抄袭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文学网站也加强了反抄袭的力度。目前在作品上线之前一般都要做人工审核和机器查重。但正如欧阳友权所指出的,网络抄袭的根本原因在人,在创作者,在写作主体的能力不逮和功利心态。他说:“文化资本的逐利性、商业力量的诱惑力、读者市场的激烈竞争都是抄袭事件的直接推手,但它们背后还是人的价值观在起支配作用。如果一个网络作家能严于自律,经得住诱惑,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些社会责任,少一点商业心态、多一点艺术追求,任何商业环境和技术语境都很难使自己走进抄袭的陷阱。”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