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划定三条红线
着力治理“大城市病” 让城市更宜居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显
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
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问题突出
是制约首都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
要治病,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减重、减负、减量。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以资源环境为硬约束,确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
严守三条红线
第一条线,是人口总量上限。坚持以水定人,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第二条线,是生态控制线。到2020年,北京市生态控制区面积占市域面积的比例要达到73%,到2035年提高到75%。
第三条线,是城市开发边界。到 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将由2015年的2921平方公里减到2860平方公里,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腾退减量后的用地要更多地用于增加绿色生态空间。
市域永久基本农田规划示意图
市域两线三区规划示意图
“新版总体规划也第一次提出,聚焦科学配置资源要素,优化调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 相关负责人介绍。
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
生产空间要集约高效,腾退低效产业用地,以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和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来支撑,促进更有创新活力的经济发展。
生活空间要宜居适度,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职住均衡。2020年全市城乡职住用地比例由现状1:1.3调整为1:1.5以上,2035年调整为1:2以上。
生态空间要山清水秀,加强平原地区植树造林,让森林进入城市;建设成网络、高品质的公园、绿道和蓝网水系,让市民更加方便亲近自然。
坚持均衡发展
新版总体规划也更加重视均衡发展,针对北京南北、内外、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规划提出,要带动优质要素在南部地区聚集,加快南部地区发展;明确各区功能定位,促进山区和平原地区互补发展;加强城乡统筹,全面推动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的城乡一体化。
以“大城市病”治理为突破口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越是超大城市,管理越要精细,越要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相关负责人说。新版总体规划更加直面城市发展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围绕广大市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环境、交通等热点难点,提出破解难题的综合方略,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坚持公共交通优先的战略,加强交通需求调控、完善城市交通路网、鼓励绿色出行,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2020年轨道交通里程提高到1000公里左右,2035年不低于2500公里。2035年绿色出行比例将不低于80%。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在加强需求端有效管理同时,加大住宅供地,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使更多的人实现住有所居。未来五年新供应各类住房150万套以上。
源头减排、过程管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全力治理大气污染,到2020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35年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提供更平等均衡的公共服务,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到2035年无论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的社区,都能享受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带来的便利。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推进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全市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更加重视消防、防洪、防涝、防震,增强城市韧性,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安全、更放心。